申論作為考公考編中的重要科目,旨在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、綜合分析能力、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。掌握科學的申論備考技術,對于提升考生在申論考試中的表現至關重要。
一、深入理解申論考試要求與題型
申論考試一般分為歸納概括、綜合分析、提出對策、貫徹執行和申述論述等題型。
歸納概括題要求考生對給定資料中的特定內容進行概括、提煉,如概括問題、概括措施等,重點在于準確提取資料中的關鍵信息。
綜合分析題需要考生對給定資料中的某個現象、觀點等進行分析、評價,既要分析其合理性,又要分析其局限性,通常涉及到對資料的深度解讀。
提出對策題則是基于給定資料中的問題,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,這要求考生能夠準確識別問題,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貫徹執行題主要考查考生的公文寫作能力,要求考生根據給定的任務,以某種公文形式,如通知、報告、請示等,完成相關內容的撰寫,需要考生熟悉公文的格式和寫作規范。
申述論述題是申論考試的重頭戲,要求考生根據給定資料,圍繞一個主題,展開論述,表達自己的觀點,展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。
二、制定系統的備考計劃
基礎學習階段
在備考初期,要全面學習申論的基礎知識,包括各種題型的特點、解題思路和方法,以及公文的格式、寫作規范等。可以通過閱讀權威的申論教材、參加線上線下的基礎課程等方式進行學習。在這個階段,要注重對申論材料的閱讀和理解,學習如何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,為后續的答題做準備。這個階段大約需要花費一到兩個月的時間。
專項練習階段
經過基礎學習階段后,進入專項練習階段。針對申論的每一種題型,進行大量的專項練習。在練習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考試要求進行答題,注重答題的格式、字數要求等。同時,要認真分析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的差異,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,如信息提取不完整、分析不夠深入、文字表達不夠清晰等,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改進。這個階段大概持續一到一個半月。
模擬考試階段
在臨近考試前的一個月左右,進入模擬考試階段。要按照考試的時間和題型分布,進行全真模擬考試。通過模擬考試,熟悉考試節奏,調整答題順序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策略。例如,有些考生可能會先做歸納概括題,因為這類題相對簡單,能快速積累分數;而有些考生可能會先從綜合分析題入手。在模擬考試后,要認真分析試卷,查漏補缺,針對模擬考試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復習和強化。
三、錘煉文字表達與分析能力
文字表達能力
(1)規范用語
申論考試要求考生使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寫作,避免使用口語化、隨意化的語言。要學會使用正式、專業的詞匯和語句,如 “綜上所述”“由此可見”“鑒于此” 等,使文章更具專業性和邏輯性。
(2)準確表達
要確保文字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,避免歧義。在遣詞造句時,要注意詞語的搭配和語義的準確性,例如,在描述政策效果時,不能用 “很好”“不錯” 等模糊的詞匯,而要用具體的數據、事例等來佐證。
(3)條理清晰
文章的結構和條理至關重要。在寫作時,要采用總分總、總分、分總等常見的結構形式,使文章層次分明。同時,要在各段落內設置明確的中心句,便于讀者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內容。
分析能力
(1)深度閱讀材料
要提升分析能力,首先要學會深度閱讀申論材料。在閱讀材料時,要注意材料中的關鍵詞、關鍵句、觀點、數據等,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分析,挖掘出材料的內在含義和本質問題。
(2)辯證分析
在分析問題時,要采用辯證的方法,既要看到問題的正面,也要看到問題的反面。例如,在分析一項政策時,既要看到它的積極作用,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,這樣才能給出全面、客觀的評價。
(3)聯系實際
分析問題不能脫離實際,要將給定資料中的問題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,從實際生活中尋找例子、數據等來支持自己的分析。
四、積累素材與關注時事
素材積累
申論考試需要考生運用大量的素材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和論述。要注重積累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等方面的素材,如名言警句、歷史典故、政策法規、先進事跡等。可以通過閱讀經典著作、政府工作報告、新聞報道等方式進行積累,將這些素材整理成冊,便于隨時查閱。
關注時事
時事熱點是申論考試的重要素材來源。要關注國內外重大時事,如政治改革、經濟發展、社會民生、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動態。通過關注時事,不僅可以了解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,還能在考試中及時捕捉到相關信息,為答題提供便利。
總之,通過深入理解申論考試要求、制定系統的備考計劃、錘煉文字表達與分析能力以及積累素材與關注時事,考生能夠在考公考編的申論備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,為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堅實基礎。